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2:09 点击次数:102
1957年股票如何融资,一位双眼红肿的老年女子,在台湾妇女联合会门前不时朝里张望。当看到被警卫们簇拥着走出来的宋美龄时,她立刻像枚精准的追踪弹一般,疯狂挣脱了保安的拉拽,径直奔到宋美龄面前,“扑通”一声跪倒在地。
只见妇人一边号啕大哭,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勋章举过头顶:“黄百韬一生为国,连年在外打仗,独子没有教育好,希望用其父拿命挣来的勋章,换回儿子一命。”
这位老妇人名为柳碧云,是死后被封为陆军上将的黄百韬的遗孀。她与黄百韬一共养育了一儿一女,儿子名为黄效先,女儿名为黄丽珍。
黄百韬离世后,柳碧云对黄效先这个独苗苗格外宠爱。从传统思想来看倒也能够理解,毕竟父亲不在,能够延续黄家血脉的也就只剩他了。
自古娇儿无孝子,黄效先从小就显露出二代们常见的只知挥霍不懂担责的特性。1948年黄百韬自杀于乱军中时,母亲曾希望他前去寻找父亲的遗体,哪知黄效先既害怕见到死人又担心路途遥远,竟然假装生病,柳碧云对此无可奈何只好作罢。
展开剩余89%这个黄家的顶梁柱,看起来就是个笑话,反倒是女儿黄丽珍孝顺又聪明。在柳碧云带领儿女来到台湾后,蒋介石良心发现,给两个孩子都安排了不错的工作,黄丽珍当记者,黄效先在外事机构工作,都是高薪的稳定职业。
黄丽珍很快就依靠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,可黄效先却由于母亲的溺爱,养成了肆无忌惮的少爷性格,成天混迹于各种奢靡的酒席中间。
想当花花公子也是需要本钱的。在黄百韬去世后,柳碧云拿到了10万金圆券的抚恤金,她把这些钱拿来做点投资,维持生活毫无问题,却无力支撑黄效先的大手大脚。
深感拮据的黄效先,很快就动起了歪念。他有一名好友叫杨士荣,最近置办了新别墅,身上还经常携带金条和美钞,黄效先见财起意,将杨士荣劫财并残忍地焚尸。
这起案子的破获过程非常简单,杨士荣应邀前去黄效先家里玩耍,随即人间蒸发,黄效先自然成为警方的重点怀疑对象。
偏偏黄效先那几天表现得行踪诡异,一会上街兜圈子试图甩掉尾随的侦探,一会趴在自己院墙朝外张望。
为了帮儿子逃脱法律制裁,柳碧云也掺和进来,她向台北警方报警称黄效先突然失踪不知去向,连封信都没留下。
警方没那么好糊弄,没多久便查明,黄效先在港口买通了一艘渔船,打算悄悄出海逃到香港,2个小时后,黄效先被捕。
按照他的恶劣行径,立刻就被判了处死刑。虽然柳碧云与女儿黄丽珍多番奔走,希望能救下黄效先,可是多番上诉之后,法院依然保持死刑的原判。
柳碧云深知,全台湾能够救黄效先的只有蒋介石,可总统府护卫森严,她很难接近,于是转换思路,趁着宋美龄到妇女联合会开会之际,当面嚎哭“告御状”。
黄效先这起杀人案尽人皆知,估计宋美龄也早有耳闻。可是柳碧云哭得撕心裂肺,又把黄百韬搬出来当挡箭牌,不断诉说他的“忠诚”。宋美龄身为女人,闻听也不禁动容,她留着眼泪向柳碧云保证,自己一定会帮她向蒋介石求情。
蒋介石早在黄效先被抓时就曾叮嘱儿子蒋经国和手下,务必要有确凿证据,自己可不愿意被人骂成陷害忠良。
当柳碧云通过宋美龄求情后,蒋介石拍着腿叹息:“黄百韬功勋卓著,彪炳千秋,可惜家教不严,虎父犬子啊。”
随即,颇有眼色的司法部门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将黄效先特赦,这次审判可谓是空前绝后、绝无仅有。
其实黄百韬一直是位“杂牌将军”,他从来都没上过黄埔军校,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,之所以在死后还被如此看重,完全因为他是蒋介石的最后一块“遮羞布”。
黄百韬早年依附于奉系军阀张宗昌,张宗昌兵败后他才投奔蒋介石。因为来路不纯正,很快就被解除兵权当了个没实权的军事参谋。
因缘际会下,他偶然结识了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何应钦。多番交谈后,何应钦对黄百韬的军事才能非常欣赏,把他推荐给了顾祝同当参谋长。
在皖南事变中,黄百韬积极给顾祝同出谋划策,因此得到赏识,出任整编第25师的师长。黄百韬很清楚自己不是嫡系,只有靠战功才能保住地位,所以每次打仗都奋勇争先。
身为军人,黄百韬是合格的,他没有不良嗜好,一心扑在治军上,手下的军队不论射击还是搏斗都明显强于其他军队。
可惜他生错了时代,没能在抗日战场上大显身手,到了解放战争时期,偏偏又遇上最能打的粟裕。
孟良崮战役中,王牌74师被我军全歼,师长张灵甫中枪身亡。黄百韬和张灵甫私交甚好,不同于其他军队持观望态度,黄百韬还真是一心一意想要把老友救出来。
无奈技不如人,黄百韬部队险些全军覆没也没能救出张灵甫,他还因为“救援不力”背了个撤职留任的处分,连顾祝同都替他叫冤。由此可见,蒋介石对非嫡系的将领,基本上持打压态度。
不久后豫东战役爆发,欧寿年(也有叫区寿年的)率领的第七兵团被粟裕围困在铁佛寺。蒋介石调集了胡琏、邱清泉和黄百韬在内的多路援军解围,这几路援军中以黄百韬的行动最为积极,虽然没能救出欧寿年,却迫使粟裕撤兵,黄百韬也因此一战扬名。
为了表扬黄百韬的战功,蒋介石亲自授予他一枚顶级勋章,并将他“总统府特别通行证”的编号提到了第17位,比许多嫡系将领还要靠前。
1948年9月24日,华野攻打济南的战役行将结束,粟裕建议举行淮海战役。毛主席立即表示同意,并明确指示,战役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歼灭位于陇海铁路东段的黄百韬兵团。
淮海战役开始时,黄百韬手下大约有15万兵力,综合各种侦查和分析,他有种不幸的直觉,认定自己会成为第一个目标。
可是一群高级将领开会商量的结果却是,我军的目的是打算在徐州蚌埠地区进行决战,要求各部都向徐州聚集,没人肯听黄百韬的呐喊。
黄百韬虽然手握重兵,却在战役还没有打响前就非常悲观,总是对下属念叨“将帅无能累死三军”,他还断言,不论怎么准备,也根本斗不过八路军,因为“人家对上级指示奉行彻底,我们则阳奉阴违??”
事实也如黄百韬所料。当他成为靶子后,邱清泉、李弥等兵团根本就没有帮忙的意愿,最后黄百韬在碾庄全军覆没,受伤后自杀身亡。
在战役开始时,黄百韬就在纸片上写上了“黄百韬尽忠报国”几个字,请25军副军长杨廷宴将纸片转交给蒋介石,类似于表忠心。
黄百韬阵亡后,杨廷宴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黄百韬自杀时的场景。事实证明他的话水分极大,比如他说刘镇湘战死,其实刘镇湘是被俘虏了。所以黄百韬死时的真实情况已无人知晓,反正蒋介石很感动,认为他是“为国殉职”了。
蒋介石手下的诸多将领,除了黄百韬一人自杀表达了“忠心”外,其余人逃的逃降的降,所以说黄百韬堪称蒋介石最后的遮羞布。基于此,他的事迹被各种“歌颂”,逃到台湾后,蒋介石一想到手下曾有如此将领,还每每感动得泪水涟涟。
黄效先也算好命,拥有这样一位独一无二的爹,换成别人,蒋介石未必能动恻隐之心。
再来说说黄百韬的遗孀柳碧云为何要掏出丈夫的勋章替子求情。这枚勋章的层级非常高,获得的人数相当少。
该勋章从1929年开始颁行,第一枚于1930年颁给了少帅张学良,蒋介石是第7位获勋者。
除非有重大战功,否则根本得不到此枚勋章,加上蒋介石非常喜欢佩戴该勋章,所以民间早就有该勋章相当于免死金牌的说法。
出于怜悯黄百韬独子的目的,蒋介石破天荒把死刑犯黄效先减为无期徒刑。
也真是难为了司法机关,为了给黄效先脱罪,只能编造出一个杨士荣与黄效先搞同性恋,杨士荣因为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,便拿特殊癖好一事不断敲诈黄效先,黄效先不堪勒索,愤然杀掉杨士荣。
只是可怜了杨士荣,无辜被杀不说,死后还要被泼脏水。黄效先虽被判为无期徒刑,但在1969年就获得假释出狱并移居美国,权力的能量真是可怕。
黄效先保住了一条命,却沦为全台湾人的笑柄。蒋介石的爱将胡宗南之子胡为善回忆,母亲叶霞翟曾严厉告诫子女:“你们绝对不可以犯类似的错误,如果犯了,你们就自己死吧,我不会把你们父亲的勋章拿出来换你们的命。”
好在黄效先在狱中大彻大悟,出来后痛改前非,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,还在2006年清明专程从美国回到南京为父亲扫墓。
关于黄效先动用父亲勋章一事,还有个小小的后续。在1987年,台湾建成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,特意开辟了一块“特勋区”,规定曾获颁青天或国光勋章的人可入“特勋区”。
按理说黄百韬十分符合该条件,可他的墓依然留在原来的上将区。有人推测,说不定就是因为勋章被拿来救儿子注销了,黄百韬才不能被葬入特勋区。
实际上,蒋介石救黄效先,完全是看在黄百韬的面子上,那枚勋章并没有被收回,所以此事应该是有其它不可说原因。
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股票如何融资,如果黄百韬知道自己生出这样一个孽障,肯定会气得坐起来竖中指不可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日升策略_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